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8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159篇
电工技术   110篇
综合类   192篇
化学工业   475篇
金属工艺   40篇
机械仪表   76篇
建筑科学   294篇
矿业工程   70篇
能源动力   137篇
轻工业   68篇
水利工程   73篇
石油天然气   685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10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7篇
冶金工业   160篇
原子能技术   18篇
自动化技术   35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化工企业在火灾事故时,经常会由于设施缺失或设置不合理而外排废水,从而造成了大量水体污染事件。对设计过程中如何设置收集初期污染雨水及消防事故废水的设施进行了简要介绍,重点介绍了收集系统的分类及特点、废水储存设施有效容积的确定,及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2.
针对环江地区水驱控制程度高、剩余油分布复杂、挖潜难度大等问题,在充分考虑辫状河储层砂体沉积规律的基础上,开展了储层内部构型研究。以Miall储层构型划分方案为基础,提出辫状河储层构型5级划分方案,并结合岩心及测井资料,对辫状河道及心滩坝砂体进行了识别与划分,探讨了辫状河单成因砂体空间组合样式和叠置关系,最后提出了不同注采配置关系下对应于不同构型单元组合的8种剩余油富集模式,以期深化环江地区碎屑岩储层构型研究,为研究区的二次开发部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3.
为了深入探查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特征及剩余油分布,针对鄂尔多斯盆地白豹油田白157区储层非均质性强、剩余油分布复杂等特点,充分利用岩心、测井等资料,对储层内部构型进行深入分析,阐明了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要素的类型和特点,对单一砂体边界具有4种识别方法,提出了垂向和侧向上构型要素的叠置模式,在垂向上主要分为侵蚀冲刷型、叠置相望型和孤立型,在侧向上可分为侧向相切型和侧向相隔型两种。不同构型要素剩余油富集不同,反韵律河口坝砂体具有上、中、下三种剩余油富集模式,正韵律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剩余油一般集中在中上部。  相似文献   
64.
为了更好地了解礁灰岩储层中的流体在微观渗流过程中的渗流规律和分布特征,文中以流花油田D5P1井为例,利用礁灰岩岩心制作了岩心薄片模型,采用可视化技术微观模拟水驱油过程,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4种孔隙类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实验观察发现,裂缝方向与微观流体渗流和剩余油的分布密切相关,孔洞的存在有利于提高岩心采收率,在驱替结束时基质中普遍存在大量的剩余油。这些发现为该油田下一步进行注水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5.
考虑罐式批次成品汽油调和过程中罐底余油对产品质量指标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多核模糊C均值(multi-kernel fuzzy C-means,MKFCM)与极端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集成的成品汽油调和的通用配方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考虑各调和组分的差异性,提出一种自适应核参数计算方法对MKFCM改进,并将其用于罐底油聚类分析,旨在最大程度划分出性质相近的罐底油批次类型;在此基础上择优选用XGBoost算法,以各批次罐底余油的组分比例和产品预期质量指标作为输入,建立各批次子配方模型;在配方生成时,基于改进MKFCM求得当前罐底余油的隶属度向量,并以此为权值对子配方模型进行加权融合,最终以多模型集成的方式得到了成品汽油调和的通用配方。经使用某企业实际工业数据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较单一模型或未改进MKFCM的集成模型,基于改进MKFCM-XGBoost的多模型集成配方,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均更优,更适合罐式批次成品汽油调和过程。  相似文献   
66.
杜爽  韩锋  马蕊 《风景园林》2019,26(12):85-90
自然圣境(sacred natural sites,简称SNS)是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构成,也是典型的文化景观。它们作为人与自然互动的历史记录,所蕴藏的文化价值是其赖以存在的根基。从单纯的自然保护到融合文化价值的整体性保护,反观国外SNS保护工作的方向性转变,有助于在全球发展主义时代背景下从"术"的层面重新审视中国SNS保护工作中面临的诸多挑战,对于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从世界遗产角度,在阐述SNS概念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不同国际组织机构参与下的SNS保护实践进展;总结目前在其保护中涉及的景观方法和生物文化多样性方法等主流保护方法;最后指出在国家公园体制背景下,充分开展本土SNS基础调研,完善相关规划并确立保护条例,在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SNS中的人际间及人与其他物种的公平关系是中国SNS保护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7.
Nanocomposite materials containing graphene oxide have attracted tremendous interest as catalysts and adsorbents for water purification. In this study, mesoporous titanosilicate/reduced graphene oxide composite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Ti contents were employed as adsorbents for removing bisphenol A (BPA) from water systems. The adsorp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BPA and adsorption sites on the composite materials was investigat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and Raman spectroscopy.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BPA at equilibrium, q e (mg/g),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i contents, proportional to the surface area of the composite materials. FT-IR observations for fresh and spent adsorbents indicated that BPA adsorbed onto the composite materials by the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between OH functional groups contained in BPA and on the adsorbents. The electrostatic adsorption sites on the adsorbents were categorized into three hydroxyl groups: Si-OH, Ti-OH, and graphene-OH. In Raman spectra, the intensity ratios of D to G band were decreased after the adsorption of BPA, implying adsorptive interaction of benzene rings of BPA with the sp2 hybrid structure of the reduced graphene oxide.  相似文献   
68.
扶余油田泉四段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有利区带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远峰  邓南涛  杨勇  贺永红  梁卫卫  孙德瑞 《当代化工》2014,(8):1474-1478,1481
针对扶余油田泉四段储层地质研究现状及不足,综合利用地震、测井、钻井、化验分析资料,以储层地质学及沉积岩石学为指导,首先开展小层划分与对比、沉积微相、微构造、储层特征等方面的基础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并预测了有利挖潜区带。研究表明研究区泉四段可划分为13个小层,主要储集砂体为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和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储层经历了机械压实、胶结等成岩作用,次生孔隙不发育,总体上属于中孔-中渗性储层。沉积微相展布及储层的岩性、物性、非均质性是研究区泉四段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正向微构造,断阶及河道侧翼等区域剩余油潜力较大,I类潜力区是下一步挖潜工作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69.
位于城市中心的大遗址不仅面临遗产保护的重任,同时面对遗址区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要求,传统“单点保护”模式在快速城市化的冲击下已不能适应遗址“真实性、完整性”保护的要求,西安市在大明宫遗址保护中探索“整体保护、积极利用”的大遗址保护模式,将大遗址保护与城市整体发展相结合,为城市中心型大遗址保护提供了新经验。  相似文献   
70.
This paper reports on the current state of an ongoing research project which is aimed at implementing intelligent models for hardly predictable hazard scenarios identification in construction sites. As any programmatic actions cannot deal with the unpredictable nature of many risk dynamics, an attempt to improve the current approach for safety manage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will b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o this aim, the features offered by Bayesian networks have been exploited. The present research has led to the definition of a probabilistic model using elicitation techniques from subjective knowledge. This model, which might be meant as a reliable knowledge map about accident dynamics, showed that a relevant part of occurrences fall in the "hardly predictable hazards" category, which cannot be warded off by programmatic safety measures. Hence, more effort turned out to be needed in order to manage those hardly predictable hazardous scenarios. Consequently, further developments of this research project will focus on a real time monitoring system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unpredictable hazardous events in 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